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难发现,随着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的改变,输液中对静脉的保护,留置针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我科留置针的使用率达到50%;这也增加了留置针使用中发生问题的风险。现把留置针使用中的体会做个总结,希望能对临床有所帮助。
一、易导致静脉炎的因素。
1、留置针管径的选择,应根据治疗需要选择管径小的留置针,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2、穿刺位置的选择,应避免选择关节部位,常见部位桡静脉、大隐静脉,关节活动易刺激血管内膜;可以选择离关节
3、无菌操作不严格,包括加药、穿刺部位消毒不符合操作规程等;留置针固定胶带遮盖肝素帽,导致消毒不到位。
4、留置针贴处有渗血,未及时更换贴膜;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这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二、封管后留置针易回血堵管的因素。
1、冲封管手法不正确。留置针使用前用脉冲式冲管,即冲-停-冲-停的手法;使用后正压封管,即直接冲管。
2、冲管后留置针上的开关夹的位置过远,应选择夹在离穿刺点最近处,可以减少活动后管道回血。
3、留置针胶带固定方法不正确,未采取U形固定,直接直线固定;U形固定可以避免重力作用造成回血。
三、导致皮肤损伤的因素。
1、留置针贴未采取无张力贴膜,导致皮肤压痕。
2、留置针胶带未采取高举平台方法固定,固定过紧后导致皮肤有压痕或者破损。
3、撕留置针贴方法不正确,可采用0度手法撕膜,可以减少撕膜的疼痛感,对高度水肿的病人应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