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妇产科医护人员对“肩难产”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5月15日下午,绩溪县人民医院组织开展“肩难产”和“新生儿窒息复苏”多学科联合应急演练。
模拟设置34岁的二胎产妇,宫内妊娠38周,自述血糖偏高,未行正规治疗,因足月妊娠,下腹痛5小时入院。第一产程顺利,第二产程两个小时,准备好接产和新生儿复苏抢救物品。已行导尿和会阴阻滞麻醉下会阴侧切术,16:30胎头娩出。
胎头娩出60秒,胎肩未娩出,出现“龟缩征”,考虑肩难产,立即启动肩难产应急预案。助产士和医生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台下巡回助产⼠⽴即通知二线医生,并通知新⽣⼉医⽣到场援助,一线医生第⼀时间确定胎方位,协助屈⼤腿,耻骨上加压,胎肩仍⽆法娩出。后行四肢着位法,娩出胎儿。
随后开展新生儿窒息实战演练,模拟情景为:足月儿,羊水清,新生儿无呼吸、肌张力低下,判断为新生儿窒息状态,新生儿团队进入紧急抢救状态。新生儿复苏团队高度协作,配合儿科医生将护理抢救中所有环节全部标准化,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于第一时间实施复苏,复苏囊正压给氧、新生儿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给药、气管插管、脐静脉穿刺给药,患儿生命体征逐渐恢复,转入新生儿科继续观察治疗。
演练结束后,妇产科主任黄庆云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并做出了总结。她强调说,肩难产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重点在于预防,孕期定期产检加强产前宣教,入院后做好评估,分娩前做好抢救准备,平时需要多学习及演练,这样才能做到快速反应、沉着应对、忙而不乱。
儿科主任汪宇煌针对演练小组的表现,对复苏的重点、难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技术操作、衔接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并提出切实的整改意见。
副院长姚恺敏再次强调,只有平时加强练兵,才能不断积累经验。要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进一步优化抢救流程,做到临危不乱,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通过此次演练活动,增强了妇产科医护人员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了对“肩难产”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救治水平,为确保母婴平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续演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