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内五病区的出院病人随访群里,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悄然刷屏,落款是年逾七旬与血小板减少相伴多年的郑爷爷。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让郑爷爷的身体失去了正常制造血小板的能力。皮肤上不经意间浮现的淤青、晨起牙刷上刺眼的红痕、甚至一个小小的喷嚏都可能引发鼻血不止——这些危险信号,迫使他每周两三次风雨无阻地奔赴医院,依靠输注外源性血小板维系生命。这条反复往返的“红色补给线”,成了他晚年生活无法绕开的轨迹,每一次血小板计数的警报骤降,都牵动着老人和家人的心弦。然而,频繁的奔波并未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让他在这条“红色补给线”上,捕捉到了更多超越医疗本身的温暖细节。“
这封朴实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淌着郑爷爷对内五病区医护团队的深深感激——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精准施治,更在于那份将心比心、视患如亲的医者大爱。如今病情稳定的他,终于能在家中享受宁静时光,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被他视作整个医护团队精心浇灌的果实。
“郑老的信任和肯定,是对我们工作最珍贵的回馈,我们将继续秉持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内五病区李钦主任在群里回应道,“每一次血小板安全输注,每一次病情平稳控制,都凝聚着团队协作的力量。医患本就是共抗疾病的‘战友’,这份以心换心的情谊,比任何药物都更能滋养希望。”
这封在随访群激起无数暖心回复的感谢信,宛如一枚穿越生命寒冬的勋章。它无声诉说着:当骨髓暂时沉寂,总有一群白衣天使以专业为刃、以仁心为火,为患者劈开荆棘,守护那珍贵的生命微光。郑老笔下的温度,不仅温暖了病友群,更照亮了医患同行的长路-一那是人类面对疾病时,以信任与担当共同点燃的,永不熄灭的灯火。“
医学的温度,在于治愈疾病的同时,也温暖人心。这一封封感谢信,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最高褒奖,也是内五科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最好证明。未来,我们将继续用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守护每一份呼吸的健康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