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临床调研发现,60%的患者存在用药知识盲区,30%因药名相似导致误服,20%因忽视副作用而延误就医。
在绩溪县人民医院内二科长廊的醒目位置,一面设计简洁、内容丰富的纸质药品墙悄然成为患者和家属的“用药指南”。这面药品墙聚焦降糖、降脂、改善脑血管循环、镇静、抗癫痫及助眠等多类药物,每个药盒旁都清晰的标注药品名称、服用方法、药物作用,患者拿到自己的口服药后,只需在墙上找到对应的药盒,就能更直观、更清晰了解到自己所服用药品的信息。“药品墙”不仅解决了患者的疑惑,也助力患者提升用药安全与健康管理意识。
“降糖药,随餐吃,监测血糖防低值;他汀药,睡前服,肝功肌酶要关注;丁苯酞,促循环,康复训练不能停。”“降糖药需要定期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防低血糖;降脂药在服药期间避免大量饮用西柚汁;镇静助眠药只能短期使用,长期依赖可能影响认知功能;所有药物都不可以自行停药或更换剂量,需要询问医生。”药品墙前人来人往,不少患者驻足了解讨论。我们的美小护程媛媛,正在用郎朗上口的语言帮助患者快速掌握用药要点,让患者们真正的成为了自我健康的第一监督人,今天,就带您看看这面“知识墙”发挥大作用的暖心瞬间。
72岁的张爷爷因脑梗住院治疗,同时患有Ⅱ型糖尿病。出院前,他在药品知识墙前驻足许久,被降糖及调脂抗板药物板块吸引。张爷爷用手机拍下内容反复学习,回家后严格按说明用药。65岁的王阿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每天需服用多种药物。一次取药时,她在护士组织的药品解说中,发现自己常吃的降压药氢氯噻嗪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和尿酸升高 ,还可能导致低钾血症,使用时应注意补钾或与保钾利尿剂合用。她立即向护士咨询,最终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了用药方法。
这些真实案例,正是神经内科药品知识墙的日常缩影。从脑梗患者的抗栓药物管理,到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使用规范,再到慢病联合用药的风险提示,知识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的图示,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患者能理解、会应用的实用信息。它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用药误区,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这里,冰冷的药盒被赋予温度,专业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指导。欢迎您随时驻足学习,让科学用药成为您康复路上的坚实保障。让我们共同关注用药安全,携手共进,用知识点亮生命,用行动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