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姑娘,我好不容易睡着,你们一进来开灯我就醒了..."在很多次晨间病房巡视询问患者夜间睡眠情况的时候,总听到患者们疲惫的诉求。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明亮的灯光、频繁的巡视和嘈杂的交接班声音往往让他们的睡眠“雪上加霜”。我们常说“以患者为中心”,其实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我们的灯光亮一点还是暗一点,脚步重一点还是轻一点,对患者来说,可能就是一夜安眠或整晚煎熬的区别。"
为此,在科室质控会议上,大家针对夜间护理进行讨论分析,思考如何既能方便、快捷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又便于护士使用。最终选择了一种便于护士巡视时能准确观察患者病情,又灯光柔和的小夜灯。四月下旬,内二科推出了“行走的小夜灯”优质护理服务,从细节入手,优化夜间护理流程。
无干扰交接班,夜间温馨守护
传统的床旁交接班往往需要开灯、交谈,容易惊醒患者。如今,我们会先在护士站通过电子交接系统查看患者信息,再轻轻推开房门,借着小夜灯微弱的光线,轻声交流,最大限度降低干扰。
定位光,准确定位护士的位置
临床上,夜间护士人手有限,遇到在某个病房护理操作过久,可能导致其他患者及家属因找不到护士而引发不满。于是,我们巧妙运用的小夜灯,当护士在某个病房护理时,将小夜灯悬挂在病房门口,那么,患者及家属就能准确找到护士,很好的寻求帮助,减少误会。
现在,每当夜幕降临,护士提着小夜灯,穿梭在病区内,橘色灯光不仅照亮了深夜的走廊,更温暖着患者的心。这些带着温度的护理细节,正汇聚成照亮患者就医之路的温暖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