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舒适化医疗服务水平,响应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需求,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接受度和完成质量,近日,我院麻醉科联合呼吸科,开展了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术,由专业麻醉医师全程监护,力求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轻或消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如呛咳、窒息感、恐惧等),为精准、高效的支气管镜操作提供有利条件。此举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无痛支气管镜是一种将现代麻醉技术与传统支气管镜检查相结合的创新诊疗手段。通过静脉麻醉,患者可在无意识或镇静状态下完成检查,显著减轻传统操作带来的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惧。
若您或家属正受困于反复咳嗽、咯血、肺部阴影待查等呼吸系统疑难症状,或因传统检查耐受性不足而贻误诊疗时机,无痛支气管镜作为现代呼吸介入领域的“精准利器”,或可成为突破诊断瓶颈的关键选择。让我们携手,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联系电话:李主任—15155587872
专家介绍
李钦
中共党员,内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宣城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委员。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在安徽省胸科医院进修。熟练掌握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呼吸内镜下检查与部分镜下治疗。
史和军
中共党员,麻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在浙大一院麻醉科及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专业擅长临床麻醉,急危重病人抢救,纤支镜麻醉应用,超声麻醉应用。
以下从技术原理、优势、适用人群、操作流程及潜在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
一、技术原理与核心优势
1. 麻醉方式
采用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使患者进入短暂睡眠或深度镇静状态,同时保留自主呼吸功能,有效消除痛觉和呛咳反射。部分方案还会结合咽喉部表面麻醉,进一步减少刺激感。
2. 核心优势
提升患者体验:避免传统检查中因镜体刺激引发的剧烈咳嗽、窒息感和恶心呕吐等不适,患者形容为“睡一觉就完成了检查”。提高操作精准性:在患者安静的状态下,医生视野更清晰,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气道痉挛风险降低,从而更利于完成活检、灌洗等复杂操作。
二、适用人群
所有因支气管镜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镇静/麻醉的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有顾虑或恐惧、高度敏感而且不能耐受局部麻醉下操作的患者。
三、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
禁食 6~8 小时、禁饮 2 小时,并完善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 CT 等相关检查;完成麻醉前评估,需家属陪同,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检查过程
麻醉阶段:由麻醉医师实施静脉给药,患者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操作阶段:呼吸科医生经口或鼻插入支气管镜,观察病变并进行取样或治疗;
监测保障:全程实时监测血氧、心率、血压等指标,备有急救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3. 术后恢复
患者通常在 30 分钟内苏醒,可能短暂出现咽喉不适或痰中带血(多可自行缓解);禁食禁水 2 小时,24 小时内避免驾车或从事精细操作,镇静/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含嗜睡)或虽已清醒但肌张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留院观察。留院观察是镇静/麻醉结束后继续观察病情、防治镇静/麻醉后近期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血压、心率、呼吸、SpO2、神志状态以及有无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严密监护,确保不发生坠床等。
四、潜在风险与局限性
1. 麻醉风险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或药物过敏反应,需由专业麻醉医师全程监护并及时处理。
2.操作并发症
可能发生呼吸抑制、喉(支气管)痉挛、反流误吸、心血管并发症、出血、气道灼伤、气胸或感染等并发症,但总体发生率低于 1%,且在技术成熟的医院中风险可控。